李龟年、陆龟蒙、杨龟山。崔文龟 张志和(初名龟龄) 崔文龟,字昌九,祖博陵崔氏,生于公元832年(大和六年)卒于公元859年(大中十二年),享受27岁。为晚唐著名诗人、词人、杂文家,据《唐风》载,君平生所著古文七十首、赋十首、诗八十二十首,启文、杂述二百首,为我国晚唐时期诗词最据代表人物之一,新旧唐书无传,可补遗。 张志和,字子同,初名龟龄,后由唐肃宗赐名“志和”,自称“烟波钓徒”,又号“玄 真子”。 张志和(743~774),字子同,生于唐天宝2年,婺州金华人。其父张游一生在家闲居,他“清真好道”,精通庄列道家思想。张志和从幼受到其父道学文化熏陶。后张志和因生活在唐帝国从鼎盛跌落中衰的转变期,“安史之乱”对他的思想和处世立身产生消极影响。 唐肃宗年间,张志和离开了养育他的婺城到京城“游太学”,取得国子学士资格。不久一举明经擢第,此年仅16岁。一个弱冠少年就能向肃宗皇帝献策,可谓少年得志,因张志和才华出众,受肃宗李亨赏识,特加奖掖,任命为待诏翰林,授予左金吾录事参军,肃宗同时还赐名“志和”与他,自此志和即为其名。正当他少年春风,荣宠之际,却不慎因事得罪朝廷,被贬为南浦(今江西南昌西南)为尉官。虽然被贬时间不长,中途即量移他郡,不久又遇赦回到京城长安,但却在他心灵上留下一道深痕,他似乎看破官场,泯灭仕念。于是趁家亲亡故之机,以奔丧为由请求辞官返金华。 其兄鹤龄,担心弟弟浪迹湖海,遁世不还,写了一首《渔父歌》召其归来,张志和听从兄长安排,回越居住。他生活简朴,不修边幅。常去水滨河溪效法姜太公无饵垂鱼。如此逍遥隐居生活10年。 唐大历9年秋冬,颜真卿偕同门生、弟侄、宾客前来平望驿游览,大家饮酒作词,畅酣淋漓,张志和酒酣耳热,忘乎所以,飘然若仙,他乘兴要为众人表演水上游戏,不幸溺水而亡。颜真卿为其撰写碑铭。 作品 张志和的著作一共有三种:《太易》15卷,《玄真子》12卷,今仅存《玄真子》上、中、下3卷,而流传于世的诗词也仅9首。 《渔歌子》,词牌名,此调最早见于唐朝诗人张志和的《渔歌子·西塞山前白鹭飞》。后来李珣、孙光宪等词人用过此调。 词牌简介《渔歌子》,又名《渔父》《渔父乐》《渔夫辞》,原唐教坊曲名,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,又成为词牌名。入“黄钟宫”。原为单调廿七字,四平韵。中间三言两句,例用对偶。后来此调多用为双调。“子”即“曲”,《渔歌子》即《渔歌曲》。张志和的这首词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清新的水乡画卷 渔歌子 (唐)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, 桃花流水鳜鱼肥。 青箬笠,绿蓑衣, 斜风细雨不须归。
崔文龟,字昌九,祖博陵崔氏,生于公元832年(大和六年)卒于公元859年(大中十二年),享受27岁。为晚唐著名诗人、词人、杂文家,据《唐风》载,君平生所著古文七十首、赋十首、诗八十二十首,启文、杂述二百首,为我国晚唐时期诗词最据代表人物之一,新旧唐书无传,可补遗。
1、黄缘龟,这种龟是国产四大名龟之一,属于半水龟,顾名思义,这种龟不太喜欢在水里生活。;
2、三线龟,又名金钱龟,是我国著名的龟类,属水龟,三线龟的投入成本很高,对饲养环境要求也很高。;
3、石龟,又称石金钱龟或黄喉龟,也是国产的名龟,属水龟,这种龟的投入成本及饲养成本相比较金钱龟比较偏低。;
4、乌龟,又称草龟,也是国产的名龟,属水龟。乌龟的投入成本及饲养成本低,是适合新手养殖的首选。